電子報
電子報

編采評業(yè)務

讓圖片、評論比翼齊飛

近些年來,為數(shù)不少的都市報的頭版拋棄了以往文字新聞為主、圖片為陪襯的版式,而是從新聞紙營銷角度出發(fā),依據(jù)讀者的閱讀習慣與心理等角度來進行優(yōu)化,基本上是呈現(xiàn)了頭版居中一張圖,圖片上方會有一條當日最重磅的內版新聞標題導讀、圖片下方是其他重要新聞標題導讀。

老記說事 2021-10-12 34

趣味法——幽默風趣,博人一笑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層面的享受,以放松緊張的心情、緩解壓抑的情緒。也就是說,讀者的閱讀興趣已更多地轉向以“輕松”為主的閱讀狀態(tài)。而風趣和幽默的新聞作品,無疑能滿足讀者的閱讀興趣和好奇心。

老記說事 2021-10-12 53

俗語上題也欣然

不拘一格做標題,是媒體人的追求。在新聞工作實踐中,不少媒體人銳意進取,不斷探索,積累了一些新鮮經驗。今天刊登的這篇文章介紹了用俗語做標題的體會,頗有新意,現(xiàn)與大家分享。

老記說事 2021-10-12 73

說說攝影記者的“強筆力”

對攝影記者而言,鏡頭表現(xiàn)力就是筆力,是對來源于最基層、最貼近百姓生活的故事影像的記錄,也是最具時代張力的正面呈現(xiàn)。

老記說事 2021-10-12 58

我們常說的新聞稿的“節(jié)奏”,到底是什么?

寫新聞報道,尤其是長報道,就必然涉及到文章“節(jié)奏”的問題,報道如何讀起來抓人、酣暢,不一定辭藻運用水平多么高,也不一定是人物故事多么離奇曲折。真正的技術問題是講述方式,會不會講故事?一是你能有一種敏感去抓住最具戲劇性、沖突性的情節(jié),二是你能控制敘事節(jié)奏。故事的講述方式決定了它吸引人的程度。無論承載人物通訊的是新聞紙還是屏幕,是黨媒還是...

傳媒評論 2021-10-12 44

黨報文化評論謹防“高冷”

文化評論就像是文化領域的“哨兵”,時刻關注文化領域的動向,關注各種新生的文化現(xiàn)象和問題,看到不好的苗頭就吹響提醒的號角,提醒文藝創(chuàng)作者和參與者保持清醒,提高警惕,校正方向。作為北京市屬黨報,《北京日報》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黨報在文化現(xiàn)象、文化熱點事件方面的及時發(fā)聲,近10年來面對媒體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也做出了很多調整,盡最大能力做好“哨兵”...

傳媒瞭望 2021-10-12 52

記者講述|特稿寫作,尷尬的煉金術

2009年,大學畢業(yè)后,我有了第一份工作,并很快辭掉了它。那是一份中央級黨報的武漢記者站,地點就在政府大院里。在那兒我所受到的最嚴厲一次批評,是一不小心,在“某某會議召開”中間加了“隆重”二字。

傳媒見聞 2021-10-12 34

這些標點符號用法,我竟然用錯了半輩子……

小標點,大學問。逗號、頓號、分號、句號等標點符號有哪些易錯用法?括注位置加在哪里?表示省略的“等等”如何使用?書面語中,記者、編輯等新聞工作者必須合理使用標點符號,才能使自己的文本寫得流暢、清楚,以免給讀者造成閱讀障礙。

傳媒茶話會 2021-10-12 63

長沙晚報封面特稿的深度報道探索

深度融合背景下,黨報如何通過深度報道不斷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以實現(xiàn)差異化發(fā)展?近年來,長沙晚報大膽創(chuàng)新,在全國黨報系第一家推出“封面特稿”。但凡大節(jié)點、大主題、大事件,都在報紙封面版推出精心策劃、深度挖掘、精心打磨的萬字報道,引發(fā)現(xiàn)象級熱議及轉發(fā)熱潮。為什么要推出特稿?特稿如何“特”起來?特稿如何更完美?本文試圖從選題...

傳媒 2021-10-12 61

新聞稿件不能材料化

工作性報道從目前的情況看,大量的稿件存在著材料化、機關化問題。會議報道、視察檢查、表態(tài)總結、成就展示等,從標題到導語到內容,程式化、公式化、機關化、材料化,大、厚、重、硬,干巴巴的,味同嚼蠟,典型的八股式“新聞宣傳”,稿件沒一點人氣,完全地照搬材料,除了自己的名字,連標點符號都是人家的。

采訪編輯圈 2021-10-12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