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采評業(yè)務
一篇成功的新聞作品需要“七分采訪三分寫作”,可見采訪是新聞工作中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要使采訪事半功倍,記者應在采訪前、采訪中、采訪后等方面多加留心。得心應手地運用采訪技巧,是一名優(yōu)秀的記者所應具備的素質(zhì),但這種素質(zhì)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實踐和提升。
新聞寫作要求是用事實說話,語言要準確地、生動地傳播事實。新聞要按新聞的規(guī)律辦事,事實是新聞寫作的基礎,是激發(fā)記者靈感的現(xiàn)實,新聞報道就是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報道新近發(fā)生的事實。記者寫新聞就是選擇、敘述事實,通過歸納、鑒別、組合,讓事實呈現(xiàn)出本來面目...
近日讀書,進一步了解到很多文學家都有注重積累、善于積累寫作資料的好習慣。比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為了積累詩作素材,準備了許多陶罐,并分門別類貼上標簽,存放在一個7層的木架上。平時,他收集到資料,就放到對應的陶罐里,一個罐子裝滿了,就另取一個新罐。等資料積累到足以支撐寫作時,就把陶罐清空、完成作品,然后開始新一輪的資料收集。據(jù)說,一共75...
2021年全國兩會新華社推出“沉浸式”報道《聽會》,借助創(chuàng)新技術(shù)將人民大會堂新聞場景重構(gòu),創(chuàng)造了每個受眾都可感知的第二新聞場景,通過“5G+8K”的應用,實現(xiàn)了會場內(nèi)外實時互動,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從最重頭的全國兩會,到博鰲亞洲論壇、夏季達沃斯論壇、中國發(fā)展高層論壇、進博會等年度國際性盛會,再到平常數(shù)不清的各類會議,“跑會”可以說是一名財經(jīng)記者的工作日常。?
人們看戲,劇情的結(jié)局怎樣,往往出現(xiàn)在高潮,正所謂“好戲還在后頭”;閱讀小說也是這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往往要到后面才把底細告訴讀者。但是,新聞導語寫作就不同,導語寫作要讓受眾在開頭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新聞導語,簡單說就是新聞的開頭,是新聞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實和亮點。雖然看似簡單,就那么幾行字,但要想寫出彩還得需要動動腦筋。下面給各位介紹一下新...
大學的許多老師和管理者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寫作,但我們的寫作水平往往差強人意。我怎么也搞不明白我們這個行當明明非常重視學術(shù)寫作,為什么很少有人講授如何寫作呢??
所謂直線型,是指編輯按選題計劃要求自己尋找作者并向作者組稿的方式?;貧w型是作者自薦或被推薦的類型。由于出版者對回歸型作者的情況并不熟悉,作者對出版社的選題意圖和要求也不清楚,因此雙方接觸后都有一個彼此了解和交流的過程,這樣就有把出版意圖回歸到作者一方的要求。
勞動生產(chǎn)力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xiàn)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jié)果。?
農(nóng)歷己巳年春,《新華日報》在一版顯要位置刊登我采寫的通訊《當驚馬即將沖上跑道》,編輯部還專門配發(fā)了短評。作為作者的我,深感這篇通訊來之不易。
說到會議報道,編輯同志往往皺眉頭,作者也感到頭痛,但會議報道畢竟不能沒有。在少登會議報道的同時,研究如何把會議寫得讓人愛看,是很有意義的。筆者做了幾年新聞工作,寫了一些會議報道,這里,我結(jié)合實際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在2019年的時候,楚天都市報曾推出了大型系列報道:“大國棟梁”。該報道的的20名報道對象,每個人都是一本厚重的書。在有限的2500字里,如何有效提升報道的深度:堅持用時代精神把脈人物,堅持挖掘反映人物精神特質(zhì)的觸發(fā)點,讓人物既見性格風骨,更見...
本網(wǎng)從今年3月31日始,新辟了專欄《名家名記話新聞》。專欄在第一組系列文章(由人民日報社高級記者溫憲老師撰寫)刊出后,反響熱烈。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對新聞工作者來說,“走”是職責所在,只要干這份工作,就得不斷奔走,因為腳底板下出新聞。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眼能傳神,眼能留情。一個好題目,等于一個人長了一雙好眼睛?,F(xiàn)在,報紙版面上精彩的題目還是少,仍有不少老掉牙的題目?!敖袢沾笳?,就是一例。從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今日大寨”不知用過多少,連個“大寨今日”都沒有。1994年春天,我到闊別十五年的大寨采訪,郭鳳蓮說:“老段寫寫今日大寨?!蔽艺f:“文章...
新聞報道要求快,有的很急的稿子來不及細推敲,趕時間也是需要的。但多數(shù)的消息、通訊、雜感、文章等稿子,寫完后不必太急,冷幾天(放起來),再修改,是非常必要的。你要知道好稿子是改出來的,不肯下功夫修改自己文章的人,是不能進步的。
編輯部收到通訊員寄來的工作報告和簡報的確不少(有的稍加改編的),有時很受歡迎,因為它能給報社提供大量的實際情況和信息。但是為什么見報的又少呢?這里需要弄清新聞報道與報告、簡報的不同點,不能用寫總結(jié)報告的尺度來衡量新聞報道。要知道,報紙的指導性在于及時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而不是某地區(qū)的成績表和功勞簿。所以,你要真想多反映你那個地方的成績和...
最近,《十年——從改變電視的語態(tài)開始》(以下簡稱“《十年》”)一書推出“典藏版”。該書濃縮了中國廣播電視事業(yè)史上的黃金十年(1993-2003年),記錄了中國電視史上波瀾壯闊的實踐和變革,以及在中國電視人進行自我突破的過程中,呈現(xiàn)出全新的話語表達、傳播方式和傳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