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立礎團隊捧回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本報訊 30 多年矢志不渝潛心 研究,解決了我國重大橋梁的抗震 設計關鍵技術難題,取得了重大的 社會和經濟效應。1 月11 日在北京 人民大會堂舉行的2009 年度國家 科技獎勵大會上,我校由范立礎院 士擔綱完成的“大跨、高墩橋梁抗震 設計關鍵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 一等獎,實現了同濟大學榮獲國家 獎的歷史性突破,也是上海市高校 首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范立礎院士告訴記者,1976 年 唐山大地震發(fā)生以后,當時還是助 教的他去災區(qū)調研發(fā)現,主要是因 為房屋構件根本不防震,才導致了 如此重大的損失,極少數的鋼筋混 凝土建筑并未完全倒塌。此后,在他 的恩師、時任校長李國豪院士的引 導之下,他開始了橋梁抗震研究的 征程。因為他們深刻意識到:隨著我 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建筑物防震,尤其 大型橋梁、公路的防震將越來越重 要。
30 多年堅持,30 多年的積累, 從理論到實踐。橋梁抗震研究團隊 已經從最初只有2 個人發(fā)展到今天 擁有11 位專職研究員的規(guī)模,先后 培養(yǎng)博士、碩士100 余人,還為社會 培訓了300 多名高級技術管理人 員。記者在有關申報材料上看到,圍 繞“橋梁抗震設計關鍵技術”,課題 組完成的主要創(chuàng)新成果就包括了5 個方面:一是基于壽命期與性能的 大跨度橋梁抗震設計方法;二是大 跨橋梁高樁承臺基礎抗震設計技 術;三是大跨度橋梁合理抗震體系 和減震技術;四是高墩和非規(guī)則橋 梁抗震設計技術;五是大噸位雙曲 面全鋼減隔震支座的研制。這些成 果均由課題組首次提出或開發(fā)研 制。
“大地震持續(xù)時間短,破壞力 強,要做到大橋毫發(fā)無損就要在經 濟上付出極其高昂的代價,因此國 際上的共識是:‘不倒’、‘可修’最重 要———只要大橋不倒,就能為后續(xù) 救援提供許多便利?!狈读⒌A說,正 是在這一理念指引下,課題組發(fā)展 出了一套“以柔克剛”的減、隔震技 術:他們發(fā)明了一系列雙曲面全鋼 減震支座,就像為大橋橋墩裝上了 一個可以360 度滑動的關節(jié),當地 震波沖擊大橋時,這個關節(jié)就會滑 動,卸掉大部分沖擊力,避免大橋因 “硬碰硬”而粉身碎骨;他們又將阻 尼器安上了大橋,相當于給大橋墊 了個軟墊子,“這就像打太極拳,硬 擋容易受傷,但只要稍稍避讓,就能 保護自己”。
課題相關研究成果已被國家行 業(yè)標準《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采 用,并已應用于世界最大跨度拱 橋———上海盧浦大橋、世界最大跨 度斜拉橋———蘇通長江大橋、國內 第一座跨海大橋———東海大橋、世 界最大跨度雙層斜拉橋———武漢天 興洲公鐵兩用大橋等30 余座國家 重大橋梁工程中。我國正在建設的 400 米以上的23 座大跨度橋梁中, 16 座直接應用了這一成果,其余不 采用該技術的大部分位于非強震 區(qū)。
汶川地震中,四川雅瀘路高速 公路上30 余座橋梁完好無損,這得 益于這些橋梁在建設過程中,采用 了課題組研發(fā)的成本低廉的彈塑性 抗震擋塊。從而間接驗證了該項目 的相關理論和方法。
同時,項目開發(fā)研制出的大噸 位雙曲面全鋼減隔震支座,最大豎 向承載能力達8000 噸,突破了我國 大型橋梁減隔震技術的應用瓶頸。 2008 年6 月通車的蘇通長江大橋 其5 公里的引橋因為采用了這一技 術,直接節(jié)約工程造價約3.9 億元。
據了解,今年的國家科技獎勵 大會上,除“大跨、高墩橋梁抗震設 計關鍵技術”之外,我校另有5 個主 持或參與項目榮獲國家科技獎:交 通運輸工程學院孫立軍教授領銜完 成的“重交通瀝青路面設計的理論 體系、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獲科技 進步二等獎;4 個參與完成的項目 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 項、二等 獎3 項。 (吳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