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太原理工大學報》 - 第764期

遇見


  ! 從現(xiàn)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里。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后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米蘭·昆德拉!!有人說:“青春是幸福的,因為它有未來”;也有人說:“青春是沒有經驗和任性的”;而我覺得對于青春的描述最中肯的莫過于:“如果青春的時光在閑散中度過,那么回憶歲月將會是一場凄涼的悲劇。”走過了六月緊張的備考,經歷了七月漫長的等待,八月的你收到了高校的錄取通知書,你知道那紙通知書意味著什么,于是記憶毫不吝嗇地將甜蜜留給了八月。你們懷揣著一顆充滿好奇與青春活力的心,走進了曾經竭盡全力想要就讀的高校,而作為學姐學長的我們也再一次迎來了學弟學妹,你們的到來不單單意味著你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也意味著我們所熟悉的環(huán)境中再次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作為你們的學姐,雖然稱不上經驗豐富,但我也有些話想對你們說:既來之,則安之。我知道“錄取”這兩個字也摻雜著不同的情感,有人歡喜,當然也會有人憂愁,也許你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yè),又或者收到的高校通知書并不是你的初心,但是既然你選擇了就讀,就應該選擇努力。靜下心來想一想,如果真的不喜歡被調劑的專業(yè),那么可以選擇在大一結束時換專業(yè),前提是努力;如果沒有進入心儀的高校,可以選擇考研攻讀碩士學位,前提還是努力。生活的一切并不都是一成不變的,你要相信當下或許是最好的安排,慢慢試著接受,試著去熱愛生活,總有一天生活會變成你想要的模樣。
  初入大學,大多數人會經歷一段迷茫的時期,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好像一時間失去了生活奮斗的目標,因此變得無所事事。是的,大學和高中完全不同,而且在這中間沒有過渡期讓大家慢慢適應,因此“自律”變得尤為重要,大學的課程安排沒有高中安排的那樣緊湊,給了我們充足的課余時間,怎么去利用完全在于自己,你可以選擇整天待在寢室打游戲,也可以選擇去圖書館,當然你也可以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但我想說的是:學業(yè)依舊是最重要的。我知道,在大家的記憶里大學曾經被描述為:想上課就上,不想上就不上,電影想看多久看多久,打游戲也沒人管……是的,這樣的大學生活確實存在,但更多的你會看到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只會出現(xiàn)在教室、自習室與圖書館;他們在你還未起床時早已晨讀了幾個小時;他們會為自己的愛好投入時間與精力;他們在凌晨兩點還在重復地修改手里的圖紙……對他們來講,這或許才是最有意義的大學生活,當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我沒有去評價誰對誰錯,我只是想認真地告訴你哪種方式更有價值。有很多人問我:大學到底累不累?我想說累:要畫圖畫到深夜、要把生活和學習都安排好、要試著探索未知的專業(yè)領域、要試著接觸更多優(yōu)秀的人、要用心寫好每一篇稿子、要把每件事都盡全力做到完美,這樣的生活怎么會不累?可是我也想說不累:因為在這個年紀我不用考慮生計、因為在這個年紀我還有時間看自己喜歡看的書、也因為在這個年紀我還能用心寫下我的感受……在這些美好的事情面前,所有的累都會變成不累,或許這就是心態(tài)的重要性。
  進入大學,每個人都會選擇加入組織和社團,一部分人有自己明確的目標,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喜歡什么;還有一部分人選擇了跟風,加入某個組織或許是舍友的一句“一起吧”,又或許是自己一分鐘的熱度;剩下一部分人,他們選擇了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剛開始或許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加入了某個組織,但在之后的組織活動中他們慢慢融入了這個集體,慢慢地變得不可缺少,他們培養(yǎng)了興趣、鍛煉了能力,也多了一份責任感。學校組織一方面能夠提供給我們發(fā)揮特長的平臺,另一方面鍛煉了我們的各種技能,這些都是課堂中學不到的,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平臺。當然,這是在你能夠合理地安排組織工作與學習的前提下所具備的,如果加入的組織過多,活動過多,勢必會占用到學習時間,影響學業(yè)成績,從而導致一系列后果,因此不建議大家加入過多的組織或者社團。在組織活動與學習時間產生沖突時,也應該理智地權衡,作出最正確的選擇。只有當組織工作與學習合理搭配時,才會促使兩者齊頭并進,才會使得生活變得井然有序。
  大家都說“思想和身體總有一個得在路上”,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看自己想看的書,這樣的大學生活似乎才稱得上完整。周國平在一篇散文中寫道:“一趟長途旅行,意味著奇遇、巧合、不尋常的機緣、意外的收獲、陌生而新鮮的人和景物??傊?,意味著種種打破生活常規(guī)的偶然性和可能性。所以,誰不是懷著朦朧的期待和莫名的激動踏上旅程的?”這段話似乎寫出了旅行的所有過程,我也相信每一次的旅行都會是一次全新的體驗,每一次的旅行都會有全新的收獲。三毛曾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云,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睍o人帶來的改變或許不是立竿見影的,但是我們不得不相信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胸襟乃至命運,所以趁著年華正好,自然要與書為伴。
  大學是心中的詩和遠方,當你踏上他鄉(xiāng)求學路的這一刻,不要忘記家,不要總是在需要用錢的時候打電話回家,不要總是在父母打了多次電話后才想起回電話,我們不管長多大,在父母的眼中終究還是個孩子,龍應臺在《目送》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蔽覀兣c父母的關系其實就像風箏和線,小時候想著掙脫束縛,直到有一天你突然發(fā)現(xiàn)線斷了,你開始迷失方向,這時候的你便開始懷念那種所謂的束縛了。不管什么時候,都要抽點時間給父母打個電話,不是為了完成某個任務,只是要時刻提醒著自己,他們永遠都是你的家。
  青春是段未知的旅行,雖然不知道結果,但是我們還是要選擇義無反顧地前行,為了生活中的每一次相遇,為了心中的詩和遠方。 (藝術學院 馬文靜)